2018-11-30 14:48:03
???理念和技術的創新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如果說前者是源頭和驅動力,后者則是基石和保障。醫療技術的每次革新與進步,都必然會經歷理念與技術不斷磨合、彼此反復印證的過程。
時下,創新的重要性似乎人人皆知,醫學界也是如此。但只要談創新,絕大多數人實際上指的是技術創新,或者說只關心技術創新,認為技術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
但在我看來,技術創新固然重要,可理念的創新或許更重要。
首先,技術創新往往是在理念創新的基礎上實現的,理念的改變常常先于技術的改進。有了理念的轉變,才有可能驅使我們在技術上進行改進。以我們最近力推的師俊莉醫生的全耳軟骨鼻尖整形技術為例,她之所以能推出這樣一項新技術,是因為她覺得現有的幾種鼻整形材料做出來的鼻子雖然好看,但多數太硬,觸感不好,她想開發出一種感覺也自然的鼻整形材料與技術,于是把目光投向了與鼻尖軟骨同一類型的耳軟骨,后來才有了這一技術的誕生。
其次,理念來源于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當我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的時候,我們通常并非立即動手去改變,而是先進行分析判斷,在大腦里想好了再采取行動。我開始推出擴張器閥門外置技術時即是如此。
以前我們的擴張器注射閥門都是內置的,我的病人多數是小孩子,這些做耳再造的孩子因為難以忍受注射穿刺的疼痛,不愿意打針,于是,我們將注水時間定在一周一次到兩次,這樣我們每次注水量必須達到3~5毫升,結果因為擴張注水時表面皮膚張力太大,導致皮膚壞死外露的比例很高,我們早期開發皮膚擴張技術耳再造時,擴張器外露的比率高達30%。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持續緩慢注液,于是在魯開化教授的領導下,我和李江等醫生開始研發持續灌注的機器,在研發機器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我們大膽地嘗試將注射閥門外置,結果就有了今天我所有的皮膚擴張術患者使用的擴張器均為閥門外置。
?另外,即使先有技術的探索,我們也同時會在理念上進行調正。我們對一項技術進行改進的過程中會促使我們復習文獻,與同行探討交流,甚至會爭論和受到質疑,這必然逼迫創新者進行思考,在完善技術的同時完善理論。新技術推出后常常受到舊技術持有者的質疑甚至抵制,要說服同行們接受一項新技術時,除了通過各種手段展示好的效果之外,在理論上闡明新技術原理的優缺點、適應癥等會更容易得到同行的認可,也更容易讓新技術得到推廣和普及。一項新技術的發明者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新技術普及開來,作為醫生,新技術的普及意味著更多的患者受益,這是我們的人生價值得以體現的一種方法。
最后,我們必須明白,即使技術的改進和創新,也是在我們的大腦指揮下完成的,理論的創新和技術的創新實際上是無法完全分割開來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們其實是一回事。